咨询热线

19091770062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降本增效,冻干显微镜在配方开发和冻干工艺放大的关键应用

降本增效,冻干显微镜在配方开发和冻干工艺放大的关键应用

更新时间:2025-11-12      点击次数:50

在生物制药、疫苗、诊断试剂等领域,冻干技术被广泛用于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延长保质期。然而,冻干过程复杂,涉及多个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

传统的Tc测定方法,如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但无法直观地观察到样品在冻干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这使得配方开发和工艺放大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往往需要大量的试错实验,耗时耗力,且成本高昂。

 

冻干显微镜,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在冻干条件下对样品进行显微观察的设备。它将显微镜与精密的温控系统和真空系统相结合,能够模拟真实的冻干过程,并实时记录样品的微观结构演变。

 

微信图片_20251031161854_70_65.png


通过冻干显微镜,研发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

冰晶的形态和大小:不同的配方和预冻条件会形成不同的冰晶结构,这直接影响干燥速率和产品的复溶性。

塌陷过程:当样品温度超过Tc时,其内部的冰晶骨架会崩塌,导致产品外观变形、复溶性变差。冻干显微镜可以清晰地记录下这一过程,帮助研发人员准确判断Tc。

其他关键事件:如共晶点(Teu)、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这些参数的准确测定对于优化冻干工艺至关重要。

 

配方开发:从“试错"到“精准设计"

1. 筛选最佳配方

冻干显微镜通过实时显微成像,直接测定塌陷温度(Tc)等关键参数,识别微坍塌、外壳形成等微观缺陷。通过观察不同配方在冻干过程中的表现,研发人员可以快速筛选出能够形成良好冰晶结构、具有较高Tc的配方。这避免了盲目地进行大量的冻干实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样品。

 



 

2. 优化工艺参数

冻干显微镜还可以用于优化预冻、干燥等关键工艺参数。

预冻速率:快速预冻和慢速预冻会形成不同的冰晶结构。通过冻干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不同预冻速率对样品结构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的预冻条件。

 

退火处理:退火是一种通过升温再降温来改善冰晶结构的方法。冻干显微镜可以实时观察样品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对退火效果进行评估,帮助研究人员摸索出合适的退火温度和时间。

以核酸为例,通过冻干显微镜观察退火前后冰晶孔隙的变化,可以优化冰晶孔隙大小,从而显著缩短干燥时间。

 

 

 

冻干显微镜在工艺放大中的核心价值

1. 从微观参数到宏观工艺的定量转化

冻干显微镜通过微观参数-宏观工艺的定量转化,可推算中试冻干时间,加速成果转化。

这种定量转化能力使研发人员能够在实验室内获得的数据直接指导生产规模的工艺参数设定,大大降低了工艺放大风险。

2. 显著缩短研发周期

冻干显微镜单次实验仅需90分钟即可完成全参数测定,替代传统中试的3-5天验证周期。

同时,其微量样品消耗(<10μL)大大降低高价值物料损耗,这对于早期研发阶段物料稀缺的情况尤为重要。

3. 工艺缺陷预警

冻干显微镜能够识别微坍塌、外壳形成等微观缺陷,提前规避工艺风险,降低中试生产失败率。

例如,对于某些配方,溶质可能会聚集于液体表面导致起皮(Crust formulation),这样的配方容易阻碍冷冻干燥的进程。起皮现象也可以通过冻干显微镜进行观察,根据程度判断是否会影响后续的冻干工艺开发。

 

开谱冻干显微镜核心优势:

核心技术优势

开谱LyoVision A1冻干显微镜融合了光学技术与冻干集成控制系统,可动态监测样品在冻干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

 

通过高清成像系统动态追踪样品冰晶成核、冰晶融化和升华界面迁移等关键微观变化,能够精准测定样品冻干过程中的塌陷温度(Tc)和共晶温度(Teu)。

 

该设备具备强大数据管理能力,可保存完整实验记录,历史记录可灵活查看和导出,多级权限用户管理保证了数据安全。

 

专为冻干研究而生,适用于药企与诊断试剂研发

开谱LyoVision A1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

核酸药物冻干:提升小核酸药物的稳定性,延长其保质期

疫苗与生物制品冻干工艺优化

诊断试剂开发过程中的配方筛选

 

在生物医药和诊断试剂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精准高效的冻干工艺开发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冻干显微镜作为冻干工艺开发的关键工具,能够直接观察冻干过程中的微观变化,精准测定关键温度参数,为配方开发和工艺放大提供科学依据。

开谱冻干显微镜LyoVision A1的推出,不仅降低了研发门槛,更将推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冻干工艺标准化进程